走进瑷珲,了解沙俄侵华史
(一)案例文本
一、瑷珲古城的历史沿革
瑷珲古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为当时应对元末残存力量所需而建,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即今天的俄罗斯境内维笑勒伊村一带,建起瑷珲城。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抗击沙皇俄国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今俄罗斯境内的维笑勒依村)筑黑龙江城(瑷珲城),任命抗俄名将萨布素(富察氏)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驻此地。
瑷珲古城为当时黑龙江沿岸最大的城镇,据《盛京通志》记载,新建的瑷珲城“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西北各二门,东南临江,周围十里。”外城以南北大街为辐射,是瑷珲新城的商业区,大街与河岸平行,临街的每一幢房屋都是店铺,车水马龙,热闹异常。此外,还同时建起了许多庙宇,如城隍庙、龙王庙、文庙、真武庙、关帝庙、大佛寺、魁星阁等。
1900年8月3日,沙俄侵略军进攻瑷珲城,瑷珲军民经激战后,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付之一炬,仅有一座魁星阁得以幸存。魁星阁大约建于清朝光绪18--26年间,据史料记载:“城内东隅有魁星楼一座,高约三丈余,均为砖木砌成,上塑魁星像,登楼俯瞰城郭,历历在目。庚子之乱,全城尽被焚毁,惟此楼巍然独存,实可为古迹之一也。”
位于瑷珲古城的瑷珲历史陈列馆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展品主要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系统地展现了沙俄如何占领包括海兰泡在内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侵略过程,以及海兰泡屠杀、六十四屯惨案等的宝贵历史资料。
图为明代界石
沙俄侵略历史
一百多年来,从建城起,瑷珲城一直见证着沙俄对中国东北的野心。从十七世纪40年代始,清政府统治下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满族、赫哲、费雅喀等黑龙江流域各原佳民族,遭到了俄国哥萨克的严重侵扰。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清政府被迫进行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通过外交谈判,中饿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俄政府都以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为目标。鸦片战争以后,沙俄政府更是成立了"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专事专办。
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中国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沙俄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十九世纪下半叶。清朝己由盛至衰、内外交困,面对强邻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又一次入侵,再也无力自卫和反抗。当沙俄咄咄逼人地摄取中国领土的时候,清廷为镇压以大平天国为主的全国农民起义,竟至东北边境紧张局势于不顾,将东北的八旗兵调往南方,造成东北边防的空虛。资料记载,清廷原在黑龙江一直保持13000人的驻军。此时,清廷留在黑龙江的驻军只;有5500人,在重城瑷珲,只有1000人左右,而且裝备较差。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国人终于等到了机会。1857年,穆拉维约夫在炮舰的掩护下,以"帮助"和"调停"之名,迫使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通过《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中国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是近代史上中国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并且,以此为契机,沙俄继而又以调停、勘界为名,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仅领土就又侵占了90多万平方公里。
沙俄把海兰泡强行霸占后,改名布拉戈维申斯克,后来成为阿穆尔省首府。1900年7月,俄国在参加八国联军进攻京津、镇压义和团的同时,又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单独出兵我国东北。沙俄悍然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以“护路”为名,从五路大举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惨案”。
海兰泡是黑龙江畔的一个村庄,原名孟家屯,后改称海兰泡。185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后,将这里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1900年,这里大约有3.8万人,半数以上是中国人,他们长期以来就在这里耕种、作工、经商。当时大小商号有500家。1900年7月上旬,沙俄当局下令通知海兰泡的中国居民,中俄两国要打仗,要把他们送过江去,各家不许闭门上锁,7月15日下午,俄军突然封锁黑龙江,扣留全部船只,不准中国居民过江。
7月16日,沙俄军队强行将数千名中国居民赶进警察署,中国居民的住宅和商店随即被洗劫一空。附近的中国村民也横遭搜捕,凡进行抵抗的都被刺杀,由于被关押的人越来越多,警察署容纳不下,晚上居民们又被带到精奇里江畔一个木材厂的院子里。7月17日,第一批中国居民大约有3000多人,被沙俄哥萨克兵押往海兰泡北六英里的黑龙江边,途中掉队的都被俄兵活活砍死。当时江面最窄的地方仍有700英尺宽,水流湍急,而且一只船也没有。哥萨克兵强迫中国人泅渡,先下水的立即沉溺,不敢下水的遭到俄军的射击和砍杀,半小时后岸上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
当时对岸中国人中的目击者说:俄兵“各执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鼻酸,重伤者毙岸,轻伤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波力拥者过者80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询知惨杀溺毙华侨有5000余名。”从7月16日至21日,俄军在海兰泡共进行了4次大屠杀,夺去六、七千中国人的生命。一份俄国的官方笔录说:“目击者的全部证词令人相信,这实际上不是渡江,而是把中国人斩尽杀绝和淹死。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江东六十四屯分布在精奇里江口以下,至霍尔莫勒津屯之间,是黑龙江左岸最富庶的地区。这里很早就形成了中国人的村落,俄国逼签《瑷珲条约》时不得不对这一地区做出特殊规定,仍归中国管理。但俄国最终还是吞食这块士地,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至请通商一节,奴才答以黑龙江地方寒苦并无出产,即米面菜蔬,止敷本地食用,不能与外人交易。且民情凶悍,恐约束不周,致生嫌隙,有伤和睦。尔等当即(及)早将人众撤回,以全和好。并遵谕旨,据理正言,与之辩论。——《奕山奏在俄督穆拉维约夫武力胁迫下签订<瑷珲条约>折》
两国所属之人万相取和。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贸易之人。——录自中俄《瑷珲条约》
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中俄《爱护条约》
关于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给予猛烈的批判:
“由于进行了第二鸦片战争,帮助俄国国获得了鞑靶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最富庶的地域,俄国过去是极想把这个地域弄到手的,从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到尼古拉,一直都企图占有这个地域。”——马克思:《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手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样长的河流。”——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政策。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列宁《中国的战争》
瑷珲历史陈列馆内,还有不少纪念意义的建筑。比如大门右侧是“1858风铃墙”,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1858个风铃,寓意警钟长鸣,勿忘割地之耻。
风铃墙下的小广场树立着一座铜雕,母亲抱着已死去的女儿,寓意祖国失去了儿女,失去了国土:
展厅内设有“瑷珲被毁”的开放性复原场景:1900年8月4日,万余俄军进攻挥。炮击过后,古城房倒屋塌,俄军涌入了城中:副都统衙门口的下级官吏已无力回天,不能捍卫国土家园,准备自刎。一个清兵已是血流满面,奄奄一息,但仍试图拾起钢刀,准备再战。铁匠师徒,躲在门后,准备迎敌。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女儿,欲哭无泪。老太太抱着丈夫的灵位,与家园同存,视死如归。手握大刀的铮铮铁汉则集中体现着挥军民誓死保卫家园,与敌拼争到底的民族精神!
进门大道两旁的树下都放置有江东六十四屯名字的石头,以纪念六十四屯惨案的死难同胞。
历史不能忘记,不忘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开辟未来。软弱被人欺,落后要挨打,雄厚的国力、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是捍卫国家主权尊严、领土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不断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讨论题
《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有什么区别?
请简述近代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过程。
了解瑷珲古城的历史后,你有什么体会?
案例解析
本案例借助瑷珲历史陈列馆内丰富的史料和馆藏,展示近代沙俄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经过、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以及当地军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用历史照片和史料相印证,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教学。
教学建议
本案例建议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用以证明西方列强的侵略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比较《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异同,引导学生了解沙俄侵略我国领土的过程,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培养爱国注意情怀。